中醫(yī)經典提出“舌為心之苗”,舌面無表皮覆蓋且血管豐富,堪稱觀察心臟功能的活體窗口。
同時現代醫(yī)學發(fā)現,舌黏膜毛細血管密度是皮膚的3倍,其血氧飽和度變化與心臟泵血功能存在同步性,心臟泵血功能下降時,唇舌會率先發(fā)出預警。
—The First—
唇舌是心臟的監(jiān)測儀
舌尖泛白
心陽虧虛時,血液無法充分滋養(yǎng)肢體末梢,舌尖常呈現淡白色。這類患者多伴有心悸、氣短、夜間易醒等癥狀,與心肌缺血導致的血氧分配不足直接相關。
青紫舌
舌面青紫或舌底靜脈迂曲如紫藤,是血氧飽和度驟降的標志。一項針對冠心病患者的臨床研究發(fā)現:89.29%的患者存在舌下絡脈異常,表現為靜脈增粗、迂曲、色澤青紫,且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正相關。
舌面瘀斑
舌面突現瘀點或斑塊,尤其伴隨胸悶痛時,需即刻排查心梗風險。這可能是心房顫動導致微血栓堵塞舌部毛細血管的表現。
舌體肥大
舌體腫脹伴齒痕,提示水鈉潴留性心臟病,常見于心力衰竭患者。因心臟無法有效泵血,體液代謝異常導致舌體組織水腫,往往合并夜間陣發(fā)性呼吸困難。
紫紺唇
溫暖環(huán)境下持續(xù)不退的茄紫色,是慢性心衰的典型癥狀。心臟泵血功能衰退時,血液含氧量不足,肢體末梢淪為“缺氧重災區(qū)”。
蒼白唇
牙齦和唇色如蠟紙般蒼白,提示身體正“舍車保帥”——優(yōu)先保障心腦供血,犧牲黏膜血流供應,常見于心衰合并貧血患者。
—The Second—
做好這3件事
心臟生病少
方式一
運動
運動是最好的身體保鮮劑!
國際著名期刊《循環(huán)研究》上的一篇系統(tǒng)性綜述指出,積極運動鍛煉始終與較低的心臟代謝疾病風險(包括肥胖、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較低的死亡風險以及衰老速度減緩密切相關。
推薦每周150-300分鐘的中等至劇烈有氧運動,可降低心力衰竭風險,且活動量越大,保護效果越強。
不過中醫(yī)更推薦“慢運動”養(yǎng)心,太極拳、八段錦等舒緩運動,既能促進氣血流通,又避免心臟過勞。
夏季傍晚練一套“雙手托天理三焦”(雙臂上舉踮腳尖),特別適合改善胸悶氣短。
注意!特殊人群這樣動
高血壓患者:收縮壓>160mmHg時避免舉重、憋氣運動,優(yōu)選游泳;
冠心病者:運動前做心肺測試,找到安全心率區(qū)間,標準是運動中能正常說話不喘氣。
方式二
飲食
中醫(yī)認為“紅色入心”,對應火行,能補益心氣、滋養(yǎng)心血?,F代研究證實,紅色食物富含鐵、番茄紅素、花青素等物質,可促進造血、清除自由基、保護血管。
夏季心火易亢,出現口瘡、失眠、煩躁??辔秾訇?,能引火下行,清心除煩,起到降血糖、護血管的作用。
方式三
休息
晚上23點前入睡(中醫(yī)認為子時養(yǎng)心陰),午休20-30分鐘補足心神,能降低心率失常風險。
空閑的時候,試著閉目養(yǎng)神10分鐘,閉眼深呼吸,想象清涼氣息流入心臟——簡單冥想可降低應激激素,減輕血管負擔。
從今天開始堅持這三件事,讓心臟穩(wěn)穩(wěn)多用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