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美國媒體正式公布被害教授信息,UNC副教授, 38歲的嚴資杰,湖北荊門人,住北卡Apex,有2個年幼的孩子。
Yan, 38, was identified as the victim in Monday’s shooting at Caudill Laboratories in arrest warrants filed in Hillsborough, where his graduate student Tailei Qi is being held on charges of first-degree murder.
Doug Chrisey, his former advisor, recalled publishing 17 papers with Yan while his student was still learning English at RPI.
https://amp.newsobserver.com/news/local/article278727509.html
嚴教授指導的博士二年級學生,34歲的齊太磊,昨日被教堂山市警方抓捕收監(jiān),將被以一級謀殺罪名起訴,不能保釋,8月29日周二下午第一次出庭。
從目前知道的信息,至少可以明確的是殺人的齊太磊屬于從小道路就坎坷:出生貧苦的河北農(nóng)村,家里靠6畝地過日子,父親有長期腎病,2010年時依然需要為2個孩子大學一年一萬的學費發(fā)愁;齊太磊高三復讀,似乎還不止一次,終于考上武漢大學物理系,大學讀了5、6年畢業(yè);之后有4年在2個不同研究所工作的經(jīng)歷,然后去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州立大學,碩士讀了3年,進入北卡大學開始攻讀博士。只比自己的導師小個3、4歲。
從簡歷看,每一步都是極限操作才過關,個性也閉塞不善交際。
被殺的導師嚴資杰,則是人生事業(yè)安排得一步一個腳?。?005年21歲從華中科技大學拿到計算機和材料工程本科雙學位畢業(yè);歐洲Rensselaer理工學院先獲得碩士(2007年),3年多后拿到博士(2011年),期間發(fā)表了17篇論文;在芝加哥大學做博士后研究(2011-2015);2015年成為紐約克拉克森大學助理教授;2019年為北卡羅來納大學副教授,研究光學和納米材料。形象氣質都很精神陽光的那種。認識他的人從前老板到合作者到一般熟人,對他為人評價都很高。招齊大磊,可能還有曾經(jīng)在同一個城市讀大學的這層經(jīng)歷重疊關系。
左二導師嚴資杰;右三博士生齊大磊
02
很難排除這樁血案中不存在羨慕嫉妒恨走向殺人的動機可能,而華人因這類因素導致相互仇殺,可不是一次兩次。
有的人明顯缺乏健康溝通的能力,總是在0和1的兩極跳躍。不能把一個事分成100格去尋求中間區(qū)緩和路線。 無論是年初殺死幾個同事的CA的隱秘大麻農(nóng)場的工人,加州去自己常去舞 會殺人的那位,還是這次的齊太壘,往往平常沉默寡言給人“安靜和善”的錯覺,矛盾爆發(fā)出來就已經(jīng)是直接殺人了。
這僅僅只是冰山一角,沒有浮出水面的還有大量心理問題游走在隨時火山噴發(fā),出下一個悲劇狀態(tài)的一波人??纯淳W(wǎng)絡匿名下那些 評論的內容,多少人性泯滅的發(fā)言,這些人中就可能出潛在的犯罪分子。
我們參與時政評論不也遇到類似情況,那種因為觀點立場不同,就去惡毒人身攻擊,網(wǎng)暴暗示拿到對方地址試探法律邊界的行為,還得到他們的粉絲叫好。圍觀者往往也因為各種原因選擇了敢怒不敢言。
有的人只懂江湖血雨腥風的一套,距離文明法治社會還遙遠。而太多事不關己采取看客心態(tài)的,也說明這個社區(qū)有些人的道德門檻平均線可悲地低,認錢認名認拳頭的大小,卻對法理、公義淡薄。
精英主義文化走向極化,就會導致有的人愛攀比,扭曲的幸福感是來自于跟自己本來條件差不多的人比較,過得有錢有勢這類條件而獲取,而不是看對身邊社區(qū)社會奉獻的大小。所以我們經(jīng)??床坏侥承┤A人扎堆的地方能按照道理,而往往是按照人情來處事,是非正義感不濃,缺乏契約精神。一般情況下就是內卷,差一點的話就成了恨人有笑人無,極端情況下,就是那位MIT殺情敵的學生,和這次UNC博士生齊太磊殺死跟自己差不多同齡的導師。
還想起復旦殺書記的那名高材生,曾經(jīng)也是一路優(yōu)秀,本科復旦理科最難進的理科基地班(只對江浙滬招生,或者就是競賽全國一等獎以上保送)99級,博士發(fā)過一流雜志的重磅論文,先海歸江蘇,然后去復旦做青年教師。5年到時間后,因為憤怒被書記政治操作拿不到tenure,開會公布那天現(xiàn)場拿刀砍人。這屬于拿別人的錯誤去懲罰雙方,導致自己本來精致的人生畫上休止符。人得學會能屈能伸,別不給自己留alternative choice和退路。
03
從齊太磊過去一年發(fā)的推特看,有對導師的不滿,但是看不出有太多實質的指控依據(jù)。而此人性格上的封閉則不難被捕捉。受年齡歧視文化的影響,也放大了焦慮感,女朋友沒著落,博士學業(yè)又還長,個性渴望交朋友卻不懂如何溝通,可能被導師要求嚴格一點就懷恨在心,嫉妒心爆棚,起了殺心。
美國沒有年齡歧視,50歲去讀博士的也不罕見,關鍵是自己掌握好心態(tài),要陷在某種思維的圈子里,那一定焦慮爆棚。
筆者跟一些在美國時間不長的華人接觸就可以感覺到,其中有些時時刻刻都在想著奮斗年輕出名、賺大錢、事業(yè)有成這些事情,生活和心智非常不平衡。他們追求的成功詞典里面,卻是缺失人品修為方面的一些素養(yǎng)。缺愛、記仇,且對自己的感受看得特別重,一遇到不滿意就有很強烈的報復心理。那種反目成仇的突然性和語言中咄咄逼人的恨意,讓人非常驚愕。
04
84或者85年出生的嚴資杰,多半也是家里的獨生子女,不幸中的萬幸有了2個年幼的孩子,留給父母的一絲安慰。非常悲慘,一個上升中的殷實中產(chǎn)家庭瞬間毀滅,跟家里人甚至連句再見都沒機會說,這比其他的死亡方式都難受太多。
這次惡性校園行兇事件,在美國也引發(fā)不小震動。很多自媒體大V昨天都發(fā)文報道討論了這事,不少帖子都是幾百萬的閱讀量。
UNC校長Kevin Guskiewicz(凱文·古斯基維奇) 宣布,周三下 午1:02分即嚴資杰教授周一遇害的時刻,將敲響學校的鐘樓,以資紀念。 鼓勵每個UNC人在這個時間一起默哀片刻。
Wednesday, Aug. 30, we will ring the Bell Tower at 1:02 p.m. in honor of Dr. Yan’s memory. I encourage every member of our campus community to take a moment of silence during this time. This is an important way that we can come together as a community to recognize the loss we feel and to support one another.
https://www.unc.edu/posts/2023/08/29/a-message-from-chancellor-guskiewicz-the-loss-of-our-fellow-tar-heel/?utm_campaign=082923+A+Message+from+Chancellor+Guskiewicz:+The+loss+of+our+fellow+Tar+Heel&utm_medium=bitly&utm_source=Twitter+-+KMG
看了幾個UNC這案子中文十萬加文章下面的留言,不少怪美國、罵導師、貶北卡的評論,這些受眾里面難保不出下一個走極端的。 與世界為 敵的思維,正在結出惡果。每天接受狼奶propaganda,生活在美國卻接觸那么多敵視自己生活環(huán)境的宣傳,能不精神扭曲才怪了。不改善這些,齊太壘這樣的案子恐怕只會重復。
其實UNC并不是玉米地那類無聊的荒漠,生活很豐富,東邊臨海,西邊進山,好玩的東西實在不少,去DC近,南下FL也不算遠。把日子過得這樣極端,讀書讀成殺人犯,還真是走火入魔了。
悼念逝者,祝福嚴資杰教授的家人早渡難關。愿更多的愛能抵抗掉仇恨教育的陰霾,悲劇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