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餐吃飯再在社交平臺發(fā)表點評
已經成為不少人的生活方式
保護消費者隱私
也是商家、平臺主動承諾的事情
但是上海的石女士卻在匿名發(fā)布差評后
收到了陌生人的微信請求
“我很納悶,
我的手機號是如何泄露的?”
匿名差評后遭陌生人加微信
3月6日,石女士就自己在一家
名為“紀錄片《人生一串》體驗店
(上海徐家匯店)”的燒串店
就餐經歷
在大眾點評發(fā)布了一條匿名差評
“因為喜歡紀錄片才去吃的,但吃完后感覺很失望”。據悉,石女士給這家店打出了0.5星的評分,并匿名評價:“太辣了,菜也上錯了,等了好久,食材很一般”。
沒想到第二天就有自稱是“人生一串-服務經理小杜”的男子,通過搜索手機號碼添加她的微信。石女士對此感到不適:“即使不選擇匿名評價,商家都不應該獲取到我的手機號,更何況匿名了”。
并不是一個人的遭遇
石女士表示
在自己給出匿名評價后
另一匿名用戶也稱有相似遭遇
其評價稱:
“已經過來吃過四回了,三回都不是很滿意,還有請不要再聯系我了可以嗎?一會一個經理,一會一個店長,一會一個員工,你們把菜做好就可以了?!?/p>
石女士回憶說,當天她是和朋友一同到該店用餐的,買單的是她朋友,但她也掃碼點單,“不確定是不是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泄露了手機號??墒窃谖医o出差評之后,對方卻只加了我一人?!币虼怂€懷疑大眾點評App將她的信息透露給了門店。
企業(yè)回應
就此事
大眾點評相關人士表示
↓↓↓
商家是無法通過大眾點評的后臺,獲取匿名評價用戶的信息。她推測,可能是消費者通過掃碼點單,在授權同意的情況下,店鋪有可能會獲取手機號?!吧碳矣锌赡芨鶕u論菜品,判斷是哪一單點單,然后從第三方的點單系統獲取了手機號,加到顧客微信”。
對這一解釋,石女士表示認可。
而“紀錄片《人生一串》體驗店(徐家匯店)”負責人廖先生則否認有店員添加顧客微信,“店里沒有微信備注說的服務經理小杜”。
針對顧客對菜品的質疑,廖先生表示,如果客戶當場表示不滿,店員可以重新制作,但不會去加顧客的微信。
網友評論
這件事也引起了網友熱議
有人分享了自己
被店家短信和電話“轟炸”的相似經歷
也有網友對“掃碼點單”
需要獲取手機號提出質疑
更多網友
對這家店負責人的回應
表示無法接受
“勁使錯了地方”
坊友們,你怎么看?
平時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