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張家界“二次放大”,專家:德爾塔的威力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很有可能的是,南京疫情消停了,全國還沒消?!?/p>
本刊記者/杜瑋 李明子 霍思伊
盡管遭遇疫情,南京這座人口超900萬的東部發(fā)達地區(qū)省會城市,并未真正停止運轉。7月29日上午,《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在南京街頭看到,盡管該市已對所有小區(qū)實施了嚴格的出入管控措施,但道路上人員和車輛熙來攘往。只要出示“蘇康碼”綠碼,即可乘坐網(wǎng)約車。
與平常不同的是,祿口機場周邊、病例集中的江寧區(qū)一帶,已無法前往,開往祿口機場的地鐵S1號線也已停運。南京南站成為網(wǎng)約車通行的臨界點,從這里再往南,已成為“禁區(qū)”。在市中心的新街口,能看到政府征用的隔離酒店供部分市民使用。
截至7月28日24時,此輪疫情南京市已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71例,無癥狀感染者2例。7月28日當日,南京新增確診病例18例,較前兩天的47例與31例已下降不少。
但與此同時,南京因祿口機場“破防”而導致的疫情,已擴散至全國7省18市。截至7月29日24時,這條傳播鏈上的感染者已增至207人。在南京成為病毒最初“引爆點”后,湖南張家界已成為病毒的“第二落點”,截至目前已有5省8地通報的20例感染者與張家界關聯(lián)。
一位不愿具名的公共衛(wèi)生專家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南京當初應該第一時間關閉航站樓,第一時間向全國發(fā)出協(xié)查通報,尋找潛在感染者。而現(xiàn)在,疫情因為張家界這一旅游勝地的二次放大作用,已擴散到全國各地。就全國范圍來看,要是未來一個月疫情態(tài)勢能控制住,“能消停就不錯了”。
張家界何以成為“熱門”?
張家界市疾控中心29日發(fā)布通告稱,為防止疫情蔓延,暫不要來張家界市旅游。張家界所有景區(qū)景點已于7月30日上午關閉。
張家界成為疫情的第二風暴眼源于7月26日遼寧大連排查出的3名本土無癥狀感染者。這3例感染者為大連市的一對母女及一名12歲學生。3人曾于7月17日由大連飛往張家界,在去程途中,在南京祿口機場轉機,停留約2小時。7月22日,三人在張家界觀看“魅力湘西”劇場演出。
張家界魅力湘西演出現(xiàn)場。圖/張家界魅力湘西官微視頻
7月27日,大連市又報告1例新增病例,為外地返連人員,這例新增病例在時間與空間上與上述3名大連無癥狀感染者存在交集,共同指向7月22晚的“魅力湘西”劇場。媒體報道稱,“魅力湘西”的工作人員表示,“當晚大概有2000多名觀眾,大家沒有間隔一個座位,都是挨著坐的?!?/p>
已發(fā)現(xiàn)的20例與張家界關聯(lián)的感染者,行動軌跡遍及天門山、張家界森林公園等。其中,在成都新增的6例感染者中,還有一名無癥狀感染者為天府機場航站區(qū)工作人員。截至7月29日10:20分,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計劃進出港航班取消率為60%。
另一群受影響的,是江蘇淮安市某企業(yè)組織的67人的張家界旅游團,他們中有3名企業(yè)員工、1名旅行社導游新冠檢測結果呈陽性。
7月29日,北京通報了新增兩名新冠本地確診病例,二人系夫妻,他們曾于7月20日陪女兒前往張家界旅游。
這些與張家界關聯(lián)的病例到張家界旅游的時間為7月20日至24日之間,而在預訂今年7月湖南目的地出游產(chǎn)品中含“魅力湘西”的游客,主要來自上海、長沙、北京等地。
據(jù)了解,7月20至24日,國內平均每天有42個航班飛達張家界,主要以窄體客機空客320和波音737為主。依此計算,在此期間,最多有超過3萬人飛抵張家界。在這些進港航班中,從上海飛入張家界的航班量最多,達25班,其次是北京、廣州、西安、長沙和成都。
火車和汽車也是進入張家界旅游的主要交通工具。據(jù)張家界永定區(qū)政府官方微信公眾號“微觀永定”7月21日發(fā)布的消息 ,張家界高鐵西站已迎來暑期客流小高峰,每天流量8000人左右。高鐵較為熱門的車次線路是長沙方向。另有普快列車的張家界站,日均人流量在2000左右。#p#分頁標題#e#
由于張家界兩個鐵路站點覆蓋的城市范圍有限,游客也會選擇在鄰近的城市換乘高鐵出行。以江蘇淮安公布的檢測結果陽性游客為例,去張家界旅游都是于7月22日乘動車到達湖北荊州后,再包車前往張家界武陵源,之后又于27日乘大巴到荊州再乘動車返回。
上述不愿具名的公共衛(wèi)生專家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說,此次侵襲國內的主要是德爾塔變異毒株,傳染性很強,如果有密集人群的聚集性活動,會造成大面積傳播,他說,“張家界正好有很多游客,來自各地,病毒可能在全國范圍內造成了大規(guī)模傳播?!?/p>
在機場保潔人員中間如何快速傳播?
公眾關注的焦點仍是此次疫情的源頭。7月27日,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丁潔稱,本次疫情早期感染病例出現(xiàn)在機艙保潔人員中,先在機艙保潔人員中快速傳播,后通過社會活動、工作環(huán)境污染等,造成疫情進一步傳播。
“新華視點”報道稱,記者多渠道了解到,目前高度懷疑系國際航班抵達后進行消毒及保潔過程中,機場保潔人員自我防護不到位造成的感染,進而在保潔人員中形成聚集性傳播,再通過保潔人員傳播到其他機場工作人員和乘客,其最初感染時間應該為7月10日左右。
據(jù)江蘇省衛(wèi)健委通報,7月11日江蘇新增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例,該病例7月9日由莫斯科乘坐CA910航班,于 7月10日抵達南京祿口國際機場。
國內某機場管理人員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說,最大的可能性是某國際入境航班上有一名攜帶病毒的乘客,在飛機飛行過程中與座椅、行李架或衛(wèi)生間等設施接觸,并在表面留下了有活性的病毒。而航班落地后消毒不徹底抑或保潔人員“六件套”穿戴不規(guī)范,導致接觸到了病毒。
保潔人員在完成工作后,會回到休息區(qū)域(如值班室)待命。機場分為給旅客用的公共區(qū)域和給機場工作人員使用的非公共區(qū)域。保潔員往往在公共區(qū)域防護措施都做得比較好,但在非公共區(qū)的休息室內就可能將防護服、護目鏡、口罩等摘下來。休息室通常并不大,保潔人員在里面休息時,屬于多人處于一個相對封閉空間內,若防護措施不當且未保持距離,則會有較大的防疫風險。加上德爾塔變異毒株傳播力極強,“休息室里面只要里面有一個感染,基本上就全軍覆沒了。”
至于為何國際航班保潔員能使得國內乘客感染,該機場管理人員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說,很大的可能性是由于機場保潔業(yè)務外包,機場監(jiān)管不嚴,所導致的國內、國際航班保潔員交叉使用,帶來感染。
在正常情況下,國際和國內航班區(qū)域都會分隔開,不會在控制區(qū)內發(fā)生混流,對國際入境人員也有著嚴格的閉環(huán)管理措施。按規(guī)定,為降低疫情風險,高風險崗位日常工作中要執(zhí)行“四指定”,即指定工作人員、服務區(qū)域、休息區(qū)域、行李車和擺渡車,以減少人員流動和疫情傳播風險,因此,國內和國際航班保潔人員不應交叉使用。
南京祿口機場T1航站樓為國內航班使用,此次疫情中感染病例都是到達、出發(fā)或中轉于T1航站樓;T2航站樓接納國際航班。
每個航站樓都有各自的機場工作人員值班或休息區(qū)域。這位機場管理人員指出,同一個保潔公司在T1航站樓與T2航站樓都有業(yè)務,這很正常,但對于國際航班客艙保潔這種高風險崗位,保潔公司就必須實行“四指定”,不能輕易將國際航班相關崗位人員調往國內航班崗位上。而如若隨意調動人員,變更工作區(qū)域,就會把病毒從T2航站樓帶到了T1航站樓。但祿口機場的實際情況如何,最終還要以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為準。
此前也有媒體報道稱,南京祿口機場存在國際、國內貨物混淆裝卸的情況。該管理人員表示,這種可能性極低。因為去年大連、上海浦東機場等地疫情的發(fā)生,使得大家對國際進口冷鏈貨物非常敏感。因此,一般而言,國內航班和國際航班的裝卸的人員基本上不會混在一起的。
他表示,機場保潔業(yè)務外包是業(yè)內常見行為,沒有問題,但關鍵在于機場沒有盡到監(jiān)管的責任。
德爾塔毒株的威力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
在湖南省張家界市發(fā)布的《關于對7月22日晚魅力湘西觀眾進行管控的通告(第2號)》中提到,經(jīng)評估,確診病例所觀看的7月22日晚第一場(18:00-19:00)魅力湘西所有觀眾都屬于高風險人群。
前述不愿具名的公共衛(wèi)生專家解釋說,這樣的界定是有必要的。就過往的毒株來說,可能只有感染者附近的前后三排算密接,但因為德爾塔毒株傳染性強,事情就變得復雜了。演出過程中人員還有走動,這就是將2000多人全部定為高風險人群的原因?,F(xiàn)在的當務之急是要將這些人找到,同時也要對這些人的密切接觸者進行排查,一切從嚴。#p#分頁標題#e#
“現(xiàn)在我們更關心的問題,不是南京本土感染了多少人,而是向全國‘撒出去’多少人,這些人能形成多大的感染,因為很可能每過一天,新增病例數(shù)就指數(shù)級往上漲,所以,最后疫情可能會出現(xiàn)我們難以想象到的數(shù)量級,有這種可能性?!边@位專家指出,在這次疫情中,德爾塔毒株的威力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
德爾塔毒株有著不同于以往毒株的特點。7月12日,廣東省疾控制中心的一項研究指出,在對5月21日至6月18日期間廣東確診的62名德爾塔毒株感染者進行跟蹤分析,并與2020年早期感染新冠的63名患者比對后發(fā)現(xiàn),德爾塔毒株感染者的呼吸道病毒載量是原始毒株感染者的1260倍。這說明,德爾塔毒株的自我復制速度非常迅猛。此外,攜帶德爾塔毒株的人可能會更快地具有傳染性。研究指出,早期原始毒株在人體內可被檢測出來的時間為6天,而德爾塔毒株僅需4天就能被檢測出。
鑒于此,廣東省最初要求從機場、火車站和汽車站離開廣州市的人出示72 小時內的核酸陰性證明,并在6月7日縮短為出示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而相比之下,2020年時的相關要求是7天內陰性證明即可。
德爾塔毒株的出現(xiàn)也使得密接被重新定義,針對此前廣東疫情,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曾表示,對于德爾塔毒株,過去的密接概念已經(jīng)不適用了。過去是感染者發(fā)病前兩天的家人、同辦公室的同事,在1米之內一同吃飯、開會的人,屬于密切接觸者。就德爾塔變異株而言,在同一個空間、同一單位、同一建筑與感染者發(fā)病前4天曾經(jīng)相處的,都是密接者。因為概念的改變,廣州分級制定了封閉、封控等不同的管控模式。
此輪北京確診的兩名病例,其密切接觸者初步判斷為654人。
目前來看,疫苗對于變異毒株的效力也有所衰減。以色列衛(wèi)生部數(shù)據(jù)顯示,5月2日至6月5日,輝瑞mRNA疫苗在以色列對新冠感染的有效率為94.3%。但隨著德爾塔毒株傳播,6月6日至7月3日,有效率降至64%。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這一有效率已經(jīng)下降至39%。前述公共衛(wèi)生專家表示,應對德爾塔變異毒株,如果要死守國門,重點人群一定要加強免疫水平的監(jiān)測,提高核酸檢測頻率,同時打加強針已經(jīng)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否則國門失守的風險會很大。
隨著新冠大流行和疫苗接種率的提高,不少專家預計,未來新冠將逐步走向流感化。
中國疫苗有沒有效果?最近在智利完成的滅活疫苗上市后的持續(xù)觀察,在醫(yī)學上稱之為真實世界研究,數(shù)據(jù)在《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上發(fā)表。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發(fā)文稱,中國滅活疫苗對新冠的重癥化、住院和死亡的預防具有較高的有效率。如果以減緩傳播和降低病死率作為目標,可以承擔一定的保護,但是作為清零和根除疾病流行,可能是目前疫苗不能達到的目標。他指出,“這些數(shù)據(jù)可以告訴我們,未來哪怕每個人都打了疫苗,新冠仍然會流行,不過流行的程度會降低,病死率可以降低?!?/p>
前述不愿具名的公衛(wèi)專家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南京此輪疫情最大的問題在于,最開始遲遲沒有宣布是德爾塔毒株所致,又沒有把往外走的人管住,所以引起很大的麻煩。他說,各地在防疫過程中,要相互學習經(jīng)驗,不要各自為戰(zhàn),遇到共同的難題,應一起商討來攻關、解決。
對于未來疫情的走勢,該公衛(wèi)專家稱,對于南京來說,在幾輪核酸檢測后有望看到拐點。但很有可能的是,南京疫情消停了,全國還沒消停?!皬埣医缦嚓P病例這兩天才曝出來,起碼得再等個十天半個月,才能大概知道規(guī)模怎樣。就看未來進行全民核酸的城市還有多少吧!”
?。ū究浾吲淼つ?、實習生田然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