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該聽誰的?反正專家們啥都敢說,有的讓你千萬別買房,有的告訴你不買不行,可是老百姓(603883,股吧)什么條件的都有,哪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這些年不光是房地產(chǎn)行業(yè),也包括其他行業(yè),很多人都被各種雞湯給灌迷糊了,價值觀都要扭曲得不成樣了。
??近日,財經(jīng)作家吳曉波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債”這個字,單人旁一個責任的責,一個人有責任感才會去負債,這是我為什么選擇“要買房”。買房的人有兩個信心,一是相信自己未來能夠還得起這個錢,自己能賺更多的收入;二是相信房價必須要漲,背后是對城市化的信心。
??這話聽起來對不對呢?對于負債這件事的解讀實在不敢恭維,另一個我倒認同,買房人不僅要清楚自己現(xiàn)在的承受能力,更要預判未來的償還能力,人總是要成長的,可以適當按照這個邏輯去考量買房。
??但是對于相信房價必須要漲才買房這句話就有點誤導大眾了,我相信,大多數(shù)人一定同意,他說得沒錯啊,如果認為房價會降誰還會買呢?現(xiàn)實中確實如此。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心態(tài)被某些別有用心的炒房者給利用了。
??只要你買了房,大家都在一條船上了,船就必須只能往前行,當大家的利益都綁在一起時,房價就只能往上漲,你不信也要信,就是洗腦,讓你相信,從而付出行動去讓房價漲。這就是炒房者的套路。
??現(xiàn)在的很多專家不是教你如何買房,而是教你如何炒房。深圳的例子還不夠鮮活嗎?你沒錢人家?guī)湍阆朕k法,你沒有資格人家?guī)湍阆朕k法,你真以為他們那么好心?他們可不是看上了你那點手續(xù)費啥的,是只要你進來,就會成為“志同道合”的人,往深了我都不敢想了。
??吳曉波人家把負債買房當成一種責任,但作為普通購房者我們不能偏信,他買房不代表你也該買房,你該看的是你的錢包,而不是人家吳曉波的錢包。
??吳曉波此前跟馮侖辯論時,對那些買房吃力的人喊話,買房要趁早,不動產(chǎn)實際上是給自己的一個壓力,把未來賭進去。所以有 6 個錢包,(哪怕)有 7 個錢包,也把它掏空了?;蛟S這就是他所謂的“負債即責任”吧!
??或許在人家那個圈子里,這些道理都是行得通的,他們講的是資本的事,但我想說,房地產(chǎn)絕對不是這樣,尤其是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出來后,我們的房地產(chǎn)正在擺脫這種被帶偏的節(jié)奏,房地產(chǎn)必須從過度投資化金融化當中跳脫出來,否則是很容易出問題的。
??買房就要相信房價漲,聽起來似乎有道理,但是如果人人都行成這樣的共識時,非常可怕。房價只漲不跌的慣性一旦形成,人們的觀念就很難再改過來。而此時恰恰是糾偏的時候,買漲不買跌其實是過去投資炒房的那一套理論。
??如果一味套用,必出問題。很多三四線城市房價下跌正在給過去買漲不買跌的人很大的教訓,那會房價上漲多猛啊,房價上漲的理由多充分啊,但最終結(jié)果是,當房價降的時候,誰也頂不住。
??今后買房會更需要技巧和知識,需要你對一個城市,某個地段以及開發(fā)商甚至是各種規(guī)劃配套的全面考量,千萬不要貿(mào)然追漲,尤其是現(xiàn)在的調(diào)控思路很明確,當大家都以為房價會上漲而實際也真的上漲較快時,這個時候一定會有調(diào)控站出來穩(wěn)定房價。
??如果對吳曉波的話再延伸一下,其實還是可以的,你買房最起碼要有一個基本判斷,作為剛需也好改善也罷,不能只計較一時的得失,不能只看當前的房價漲跌,要著眼長遠和未來,長期看漲才具有靠譜性。殺雞取卵式的心態(tài)只有炒房者才會這樣。
??最后,我想說下負債買房的事,這年頭,不要太保守,但也不能過于開放,不要瞧不起負債的人,但也不要不顧個人能力亂負債,負債就是有責任的人這樣的話更不能信。
??這年頭很多人不負債也買不了房啊,所以適當負債肯定是必須的。買房沒錯,貸款買房也沒錯,但是當前新的導向更沒錯,現(xiàn)在是必須糾正這種“過度”。中國家庭近80%的錢都用來買房,家庭住房資產(chǎn)占比過高,擠壓了金融資產(chǎn)配置,更是擠壓了其他實體經(jīng)濟的消費和發(fā)展。
??此前,央行前行長周小川曾表示,過分誘導年輕一代提前消費、借貸消費。這個不僅是一種經(jīng)濟現(xiàn)象、金融現(xiàn)象,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是一種人口現(xiàn)象,這個可能會帶來重要的影響。年輕人是不是因為都去考慮買房了?所以也沒有錢去消費了,這不僅僅是一種文化,更是一個殘酷的現(xiàn)實。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光宇吐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