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G先生收到一條手機信息,詢問G先生是否有意向做圖片素材提供員,當時忙于工作的G先生沒有理會,直到6月7日,G先生在宿舍休息時突然想起這件事,于是將自己的聯系方式給了對方。
對方添加G先生好友后,推薦其下載APP,發(fā)送任何圖片給“老師”即可獲利。G先生一番操作后,成功獲利92元,便想長期做這份“兼職”,“老師”讓其做任務獲擔保信用分。
于是,G先生按照對方的指示完成任務,從中獲利906元。接到下一個任務時,G先生沒有多想就充值了7099元到平臺。不久后,便接到了一個需要充值59474元的任務,這時G先生不想做了,對方就以沒有完成充值任務而無法提現余額的理由讓其轉賬。G先生轉賬后,對方聲稱再完成一個任務即可提現全部金額,最后,G先生一共向其轉賬了28萬余元。
然而,對方稱其完成任務的時間已超過2小時,需要再次充值時,G先生這才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于是報警。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
警方提醒:利用網絡虛假交易的方式刷單,本身就是一種欺詐,大家應當遠離。民眾在網上找工作時,應注意不輕易透露銀行賬號、密碼、支付寶賬號等個人信息,不輕易相信未留固定電話與辦公地址的廣告。對于薪酬明顯比市場報價高出兩倍以上的廣告,要提高警惕。招聘方若要求先行繳納費用或多次索取費用,應當立即拒絕,發(fā)現其有詐騙跡象,應當立即報警。
溫馨提醒
詐騙套路
第一步,前期引流。通過網頁、短信、社交軟件、短視頻平臺等渠道發(fā)布兼職廣告,打著“足不出戶、高額傭金”的旗號,或以色情內容和免費禮物為誘餌,招募“刷單客”“點贊員”“推廣員”,一旦有受害人“上鉤”,即將其拉入“做任務”的聊天群。
第二步,小額返利。加入聊天群后,詐騙分子會讓受害人在群內領取“新手任務”,“任務”主要是提高平臺商家、網店的交易量、信譽度,關注相關公眾號、賬號,為短視頻點贊評論刷粉絲等。受害人完成“新手任務”后,詐騙分子會快速返還小額傭金,用以騙取受害人信任。
第三步,誘導下載刷單APP。在受害人完成前期任務并獲利基礎上,詐騙分子通常會安排專人在微信群中散布其獲得高額傭金的截圖,引誘被害人下載虛假刷單APP做“進階任務”。隨后,詐騙分子以“充值越多、搶單越多、返利越多”為誘餌,騙取受害人在刷單APP中墊資充值,實際是將受害人資金轉入其提供的銀行賬戶,而受害人的APP賬戶中顯示的金額僅僅是虛擬數字。
第四步,完成詐騙。當受害人完成任務想要提現時,詐騙分子將設置重重障礙,以“任務未完成”“卡單”“操作異常賬戶被凍結”等各種借口,拒不支付本金和傭金,甚至誘騙受害人加大投入,進而騙取更多資金。一旦受害人識破騙局,詐騙分子將切斷一切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