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青久草,四虎永久在线精品,二区免费视频,一级毛片在线直接观看,黄网在线免费观看,美女露全身永久免费网站,色婷婷六月桃花综合影院

賽人:像湯唯這么認真的演員,是不是所有導演都會認可?

我是賽人,感謝大家來到《四味毒叔》,我們先來說說導演許鞍華,1月4號在臺灣金馬獎大師課上的發(fā)言。其實這個發(fā)言有兩個內容,大家看到和討論最多的是關于湯唯的部分。許鞍華在臺灣講課的時候,主要談的內容是她跟演員的合作。前面一個話題也是其實很重要的,她談的是《桃姐》當中跟葉德嫻的合作,她認為雖然兩個人意見經(jīng)常不統(tǒng)一,但最后呈現(xiàn)的結果是非常成功的,因為葉德嫻憑《桃姐》拿獎拿到手軟,拿了金馬獎,也拿了金像獎,但湯唯的《黃金時代》,她個人來講,是沒有什么獎項可言的。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就是,葉德嫻和許鞍華在合作當中矛盾不斷、沖突不斷,為很多小事情她們會爭論不休,但最終呈現(xiàn)的結果是非常令人滿意的。反過來看的話,她跟湯唯的合作,至少我們在許鞍華的敘述當中沒有看到她和湯唯發(fā)生過激烈的爭吵。

這其實是我特別關心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也許只有許鞍華導演自己本人才能夠做出一個比較清晰的回答。她為什么跟葉德嫻這樣的一個更資深的、脾氣更大的或者說更不好得罪的人發(fā)生爭執(zhí),而跟一個出道不久,名氣雖然也不小,但脾氣看上去沒有葉德嫻那么我行我素的這樣的一個人合作的時候沒有發(fā)生爭吵。

昨天許鞍華的這篇談話內容在我熟悉的人群里面,關心電影的人里面轉得特別厲害,他們其實討論更多的還是這個內容,我稍微簡單地重復一下內容,湯唯為了演好《黃金時代》里的著名女作家蕭紅這個角色做了很多的案頭準備,但實際上效果不大,許鞍華曾經(jīng)用一篇蕭紅寫的關于魯迅的文章,讓湯唯來練,湯唯練得并不好,許鞍華就認為湯唯并沒有去理解蕭紅作為一個作家這樣一個人物。

網(wǎng)友看到這些就說了一句話,他們說許鞍華你理不理解蕭紅這個人物呢?估計也夠嗆。說老實話,這種話聽上去我個人覺得是有點討厭的,但在討厭之余,我好像也很認可這句話,也許許鞍華也不是那么的了解蕭紅。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一部電影去表現(xiàn)一個真實的人物的時候,真的是方便我們觀眾去理解這個人物嗎?比如反映林肯的電影、反映居里夫人的電影,真的是方便我們去理解這個人物嗎?這其實是一個不一定的事情,甚至在我看來也是個不需要的事情,它只是表達了創(chuàng)作者,包括編劇和導演對這個人物的看法。這個看法你是不是能夠完全接受?那是兩回事,其實我們看電影的時候要看編導們是如何去理解這個人物的,而不是太關心你自己理解這個人物和這個創(chuàng)作者理解這個人物之間有沒有重合,很多時候大家都會錯誤地關心后者重合度的問題。

但是許鞍華暴露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說還比較愛美,在冬天很冷的時候還依然要穿得很薄,這并不是一個劇情或者畫面風格的需要,而是湯唯怕穿多了臃腫以后自己的形體顯現(xiàn)不出來。甚至她演一場懷孕的戲的時候也不愿意在肚子里面裝太多東西,她也怕影響她的整個狀況。

許鞍華說的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蕭紅這個人物經(jīng)常出現(xiàn)冷和餓的兩個狀況下,她認為湯唯都沒有演出來。我在這里就要提到一個很重要的一個問題,不管你演什么人,演一個作家也好,演一個政治人物也好,商人也好,或者演一個普通人、平凡人,一個保姆、一個保潔、一個售樓小姐,這兩種人群都會有一個共同點,他們是人,他們有人一些基本的感受。

不管演什么樣的人,一定要抓住人的基本感受。這種感受是什么呢?就是冷了要穿衣服,餓了要吃飯,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要演出人基本的欲望,你把人的基本的欲望演出來了,你才能往上走。他是一個高尚的人,還是個懦弱、卑微的人,是一個純潔的人,還是個污穢的人,我剛才用的形容詞有很多種狀況,但有一個基本狀況所有人逃不了,就是饑和寒,作家也是人,他也有他的基本的、最原始的欲望訴求和欲望的解決方式。

簡單講的話,餓了就得吃飯,餓的人吃飯和飽的人吃飯,三天不吃飯的人和一天不吃飯的人,和已經(jīng)吃完中餐、吃晚餐的人,吃飯的狀態(tài)是不一樣的,作為演員就能演出來,比感受她是不是一個很牛的作家要重要得多,要關心人的最本質的東西。所以其實關于湯唯我們也談到了很激烈的話,2023年到了,新年到了,現(xiàn)在應該是一個講真話的時代,我們要學會講真話,對于國計民生需要講真話,對于我們的精神生活、我們的精神享受,也得要學會講真話。

我覺得許鞍華的這篇訪談有一個最重要的好處,就是對湯唯這個演員的祛魅化,起碼她沒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出色、那么優(yōu)秀,她還有努力的空間,進取的空間還很大。我們不能夠去對一個還沒有進步的人說她已經(jīng)很好了,這是對這個人的傷害,說這些話的人,湯唯還沒有什么特別的成績的時候,就把她說得天花亂墜的,就是別有用心、用心險惡,對湯唯本人和喜歡湯唯的人都是無比的傷害。

我本來就是想通過湯唯這個事情,講大家對表演的一些誤區(qū)或者盲點,一些習慣性但實際經(jīng)不起考察的、經(jīng)不起琢磨的一些想法。其實湯唯在《黃金時代》中的表演這個失敗的案例我認為應該是公認的,湯唯也許受了表演的教育,但我只是覺得湯唯對演一個人物,去體驗她的生活這個事情好像有些誤會,或者說她錯誤地理解了關于表演需要體驗的這樣的一個要求。

大家也許沒有上過表演課,假如有人對表演感興趣或者也許想去從事表演、表演理論的研究的話,表演的基礎是什么呢?尤其電影表演或者話劇表演的基礎首先就是要去認識自己、要看到自己,我們看到舞蹈演員排練的時候,他們會有一個很大很大的鏡子,舞蹈演員就是不停地通過這個鏡子來糾正自己的體態(tài)、神態(tài)。那么其實電影演員和戲劇演員他也是一樣的,他要照鏡子,他要學會照鏡子。

照鏡子聽上去好像很簡單,人人都會照鏡子,但一個專業(yè)的照鏡子和一個不專業(yè)的生活性的照鏡子狀態(tài)是不一樣的,照鏡子的時候他不光要明白,鏡中的這個我,在我的眼光當中是一個什么狀態(tài)?他還要明白一點,鏡子當中這個我在其他人看來會有些什么樣的感受?

我們再談到她湯唯的體驗,她體驗的時候當然這些功課做一做也無妨,甚至也許有時候是很有必要,比如她去參觀了蕭紅的故居,把蕭紅的小說都拿來看了,而且許鞍華說她把蕭紅的很多小說里面的詞句都能夠背下來。但我覺得這還是一個硬性的體驗,表演有兩個大的體系,一個是俄羅斯的大教育家、表演理論家、戲劇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體系,這個體系主要就是體驗派,你要演一個人物就要像這個人物。另一個體系就是德國的布萊希特的間離,大概內容就是你不可能完全塑造一個跟自己完全不一樣的角色,你跟這個角色一定要有距離,這個距離我們就稱之為間離感。在戲劇活動當中,你就誠實地呈現(xiàn)出你和這個人物的距離感。今天就簡單說到這個地方,下期再見。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