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都是最難的就業(yè)季找工作需要過硬的技能,比如985文憑,家里有關系,一張會吹牛的嘴巴。
負責招聘的HR也需要一些技能:把工作交給人工智能。
AI招聘的出現(xiàn),被視為機器人未來將和人類共主地球的第一步,他們攻克的第一個陣地就是公司的人事部。求職者如今需要先考慮一個問題:比起討好領導,你或許該想想怎么討好AI。
給一面鏡子,我們能看到每個人的自信。當有人告訴他,這是一個雙向玻璃并且后面還有人注視著你,他就再也無法自然地照鏡子了。
應屆生艾蓮娜應聘的是某家公司客戶經(jīng)理的職位,在面試里她能看到的只有自己的臉映在屏幕上,任屏幕對面的人工智能上下打量。
圖源:Convenience Store News
她有點受不了了。
沒人可以根據(jù)神情去猜測一個AI的意圖,AI通過攝像頭和麥克風充當著上帝的角色,去評判所有細微的表情,微笑、嘴角、眼神活動,它會把這些東西變成幾十萬個數(shù)據(jù)點,以此來決定一個候選人的綜合分數(shù)。
圖片來源:UNLEASH
事實上,像HireVue研發(fā)的AI面試官,已經(jīng)服務了美國的800 家公司,據(jù) HireVue 首席執(zhí)行官Kevin Parker稱,它每 90 天采訪大約 100 萬人,約有 83% 的美國公司在其人力資源流程中使用類似的人工智能。
一
在《華盛頓郵報》的報道中,HireVue 的首席心理學家 Nathan Mondragon 表示,面部動作可以占到一個人就業(yè)能力得分的 29%。
經(jīng)過測評,蒙娜麗莎在AI的視角里綜合得分偏好,如果你不知道AI喜歡哪種表情狀態(tài),可以參考這副畫。
雖然公司仍可以選擇關注排名靠后的候選人,很顯然,沒有人會關注成績倒數(shù)的學生。
你可能會擔心機器人會搶走你的工作。但與機器人的面試實際上可能是你找到下一份工作的關鍵。
在Youtube上,“怎么準備機器人面試”的視頻下,有多人給出了自己的失敗經(jīng)驗:
圖源:Youtube
“如果你像平常試圖問候他們周末過得怎樣,或者稱贊他們的辦公環(huán)境,你就不會在人工智能視頻面試中得分?!?/strong>
“現(xiàn)實世界里,屏幕后面擺個書架可能是個印象加分項?!?/strong>
連攝像頭的擺放,都會變成了一個問題。角度太高,AI或許會覺得自己過于孤傲?角度低了,也可以作為求職者不夠自信的評判。
如果取一個極端的例子,因坐姿不端正,斯蒂芬·霍金大概只能去雜貨店看后門了。
在國內(nèi),同樣不是每個求職者都有幸遇到真人面試官。
“銀行和大廠上百道的性格測試題已經(jīng)做了幾十套了,早就沒有自己的性格了,但還要打起精神,等著AI繼續(xù)分析我的性格特征。”
即使參加過群面的人都有過那種面對面試官當眾吹牛的尷尬,他們也沒想過更大的挑戰(zhàn)是和機器人探討世俗倫理。
盡管現(xiàn)階段可以提前預估會遇到的問題,但總有意料之外的招式,圖源:小紅書@Baobacakess-
應屆生可以買張機票飛半個中國去參加一個5分鐘就結束的面試,或者被HR用一個問題就KO了,但他們從來沒有被這樣侮辱過。
此外,利用AI招聘也是公司一種潛在的責任轉移,畢竟,相較于HR的已讀不回和投過去的簡歷石沉大海相比,大多數(shù)人沒通過面試,也只會罵一句,
“這什么**機器人?!?/strong>
在美國杜克大學和普渡大學,學校就業(yè)中心的顧問現(xiàn)在正在找出哪些公司使用人工智能,并與學生討論他們可以做些什么來贏得算法。
“我們只能告訴學生不要擔心,因為這超出了他們自身的掌控范圍?!?/strong>
這源于AI面試官背后的評分標準可能并不一致。
即使是MATA公司研發(fā)的AI機器人,對于自己老板扎克伯克的評價是“樣子詭異,人品還差,我不喜歡他。”圖源:Twitter
據(jù)Quartz網(wǎng)站報道,通過某家公司一個面試篩選機制發(fā)現(xiàn),名叫Jared和高中時打過長曲棍球的人被預測出將會有優(yōu)異的工作表現(xiàn),如果你是一個名叫Jared的前高中長曲棍球運動員就會被優(yōu)先錄取。
這很可能是AI做訓練時,從應聘者說的話和數(shù)據(jù)庫里的范例自帶的刻板印象,也就是說,現(xiàn)實世界存在的偏見,AI也在學習。
從長遠來看,AI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目前階段是學人,第二階段是超越人。就像AlphaGo一開始是大量學習者的棋譜,現(xiàn)在已經(jīng)超越了任何一個人類棋手。
二
在明白AI招聘為什么成為趨勢之前,首先還知道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細節(jié):
絕大多數(shù)公司都不會在意你在簡歷上的性格愛好那一欄寫了什么。
如果有人玩了最近剛發(fā)布的NBA2K23,當你在游戲里成為一名球隊經(jīng)理組建自己的球隊時,幾乎每個玩家在乎的是球員的身體素質和技巧。
至于球員的風格和團隊意識,在直觀的數(shù)據(jù)面前并不值得一提。
你會選擇五個全明星球員還是五個配合很好的藍領球員?
當你自己處在食物鏈頂端時,才不會覺得只看重人的工具屬性本身是一件荒誕的事。
在這種標準下,人工智能面試官要找的是“最接近已經(jīng)成功的人”,而不是“意料之外有創(chuàng)造力的雇員”,畢竟每場都靠關鍵球員絕殺的隊伍是走不遠的。
另外在有些情況下,即便你硬件條件很優(yōu)秀,也還是會被潛在的AI偏見所拒絕。
Jahanzaib Ansari有一份擁有程序員經(jīng)驗并就讀于多倫多大學的簡歷,他投的大公司都選擇使用AI篩選簡歷的方式,
“我不會收到雇主的回復,直到我的朋友說,你為什么不把它英語化?我選擇了 Jason或Jordan之類的白人名字,在兩周內(nèi),我收到了offer?!?/strong>
因不滿AI招聘的偏見,他選擇辭職創(chuàng)業(yè)一種超出人類偏見的AI系統(tǒng),圖片來源:Twitter
安薩里說,這是招聘過程這是一種無意識的偏見,幾十年來已經(jīng)融入社會,非裔美國人社區(qū)的成員,那些有猶太名字的人或像他一樣,有穆斯林名字的人,都經(jīng)歷過。
用一個唾手可得的例子:在谷歌打上CEO三個字,顯示的是清一色的白人,這是最直接的偏見,算法工程師教導AI認識世界都根植于他們的內(nèi)心想法。
于是有人開始質疑讓機器擁有一刀切的話語權是否正確?面試對求職者來說意義重大。他們說,面試結果可以永遠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軌跡。
許多招聘人員則認為他們不能被機器取代,因為他們有直覺和經(jīng)驗,但事實上無論是機器還是人工都無法避免偏見。
一個討厭紋身的保守主義者一定不會對一個有花臂的朋克有良好的第一印象。在人工智能面試中,候選人紋身的存在甚至沒有被記錄為打分的一部分。
Hirevue的負責人表示AI面試官是可以通過訓練達到超越人類固有偏見的,就像前面提到的下棋AlphaGo,到了一定時候,選手也明白贏得比賽的關鍵是把AI放進自己的身體。
聯(lián)合利華的首席人力資源官Leena Nair也表示,AI系統(tǒng)幫助HR們擺脫了“慣性”,使得企業(yè)雇傭的員工更加多元化了。
LinkedIn 有一個更明確的數(shù)據(jù)表示,目前使用 AI面試的招聘人員,可以有效節(jié)省時間 67%,消除了43%面試官的人為偏見,招納到企業(yè)真正需要的成員。圖片來源:LinkedIn
但客觀的前提是:得為管理 AI 再開設一個主管職位,機器人也是需要人管的。
三
如果有個別人群被過渡偏愛,我們可以調整算法直到讓每個人都得到愛。
這是某家研發(fā)AI招聘公司的Slogan,事實上,這類型的公司傳達的藍圖都是這意思。
去年12月,紐約市議會以 38 票對 4 票通過了一項法案:如果 AI 招聘系統(tǒng)沒有通過年審,將被禁止使用,年度審計將檢查 AI 招聘系統(tǒng)有沒有歧視。
要對AI招聘做一種總結,應該是過程很痛苦,趨勢很美好。
至少我覺得把酷刑二字用于形容整個過程是貼切的,殘酷的點在于現(xiàn)階段AI無法給你反饋。
畢竟比分手更意難平的,是你不知道為什么突然被分手。
但稍微懂點辯證法就不會活在這種自我意識的泡泡里。
你會因為社交軟件上的配對打招呼不回你而難受一整天嗎,這兩件事是一碼事,并都歸為一類原因:你只是達不到他的某種要求。
真正釋然的職場老鳥都會偶爾批量投簡歷,不為找工作,只為了解下資本家們?nèi)绾瘟炕约旱膬r值,就算沒有回音,也要用那種石沉大海的失落感鞭策下自己。
羅素都說了,
“認為工作很重要,往往是精神失常的前兆?!?/strong>
何況在另一層解構里,未來有道德監(jiān)管和不斷進步的AI招聘可能和高考一樣,是我們?yōu)閿?shù)不多能接觸到的相對公平。
公平所帶來的就是可能性本身也是一件酷的事,否則某些少數(shù)群體怎么會把自己稱為酷兒。
AI招聘,只是讓我們從中醫(yī)望聞問切的時代進步到了機器體檢的時代。
如果你認為生老病死是這個世界最公平的事,那X光機是讓這份公平無限趨近于等式的發(fā)明。
何況,每個人與世界的第一次面試都是靠X光掃描才完成的。
在某一天,當人類無數(shù)種偏見的集合融合到算法里后,AI就沒有了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