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青久草,四虎永久在线精品,二区免费视频,一级毛片在线直接观看,黄网在线免费观看,美女露全身永久免费网站,色婷婷六月桃花综合影院

中堂鎮(zhèn)“龍的傳人”亮相央視《東方時空》

6月3日晚8:00,央視新聞頻道《東方時空》播出《“中國龍舟之鄉(xiāng)”東莞中堂鎮(zhèn)的那些龍的傳人》專題節(jié)目,關注東莞中堂龍舟制作技藝及中堂龍舟文化,通過實地走訪讓更多人了解中堂底蘊深厚的龍舟歷史、文化魅力及傳承創(chuàng)新精神。該節(jié)目部分內容由東莞廣播電視臺協助攝制。

QQ截圖20220603200917.jpg

端午至,“中國龍舟之鄉(xiāng)”東莞中堂鎮(zhèn)又進入了一年一度最熱鬧的龍舟競渡時間。

四鄉(xiāng)村大學生村官李學雷成立龍舟俱樂部延續(xù)劃龍舟運動;向父親學做傳統龍舟的霍明釗開發(fā)的工藝小龍舟遠銷歐美;青年醫(yī)生郭裕良在業(yè)余時間創(chuàng)辦東江龍船論壇,傳播龍舟文化……如今,中堂鎮(zhèn)的新一代龍舟傳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續(xù)寫著傳承端午習俗的新篇佳話。

QQ截圖20220603200939.jpg

中堂鎮(zhèn)的故事·父子傳承

中堂鎮(zhèn)做龍舟的歷史已經有300多年了。鎮(zhèn)上一共有四家歷史悠久的造船廠。每年端午前后,他們都會忙碌起來。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68歲的霍沃培從9歲起,就跟隨父親在國營船廠幫忙?!拔覐男【蛺酆眠@個,讀完書出來,從1972年開始做,做到現在都沒有停過,已經做了51年?!?/p>

QQ截圖20220603200955.jpg

霍師傅的愛好來源于中堂鎮(zhèn)悠久的龍舟傳統。整個中堂鎮(zhèn)水網密布,20個村子,村村河道相連。當地每年5月會迎來“龍舟水”的季節(jié)。大雨傾盆,河道水位大漲。各個村子就會輪流舉行龍舟景,其他村的劃手們劃著自己村的龍舟,你追我趕前往舉辦地,岸上的村民們則聚在河邊觀看,為自己村的龍舟隊加油鼓勁。端午過后,龍舟的船身會沉放在河塘的淤泥中以防干裂,到來年端午之前再“請龍出水”。霍師傅回憶起兒時熱鬧的“起龍”場面,仍然記憶猶新。“一打響鑼鼓,去河涌里埋龍舟的地方,每一個小朋友都跳下水挖那個龍舟上來,很熱鬧的。那個時候什么行業(yè)都不夠這個行業(yè)人多熱鬧?!?/p>

QQ截圖20220603201033.jpg

霍師傅的家族世代做龍舟,到他這一輩已經是第五代了。中堂制作的龍舟主要特點是“大龍頭”,龍舟前端安裝的大龍頭高高翹起,氣宇軒昂。龍舟身體細長、形似柳葉,長度在30米左右,共有28排座,可乘劃手56人。

對于霍師傅來說,做龍舟的過程是快樂的。但龍舟手藝的傳承一度讓他犯了愁。很多年輕人吃不了制作龍舟的苦,不愿意學。擔心手藝失傳,2000年,16歲的兒子霍明釗一走出校園,就被霍師傅拉進船廠學做龍舟。

QQ截圖20220603201147.jpg

東莞龍舟制作人霍明釗:“那個時候比較年輕,每次去學這個東西手肯定會起泡出血,但是明天還是要繼續(xù),直到做完龍舟為止,然后傷口才能愈合?!?/p>

4年以后,霍明釗才逐漸掌握要領,做的龍舟越來越像樣,長滿老繭的手也不再容易被磨破。雖然手藝還比父親差得遠,但年輕人的加入還是給傳統的手工藝帶來了新的改變。“以前制作龍舟都是純手工做的,我是直接用做家具的工具做,我爸那一代的人都不認同的,所以我會把它做得更完美,然后做出來給他看。經過好幾年,然后他們就認同了。”

QQ截圖20220603201136.jpg

除了在工具上創(chuàng)新,在產品上霍明釗也在探尋新路。傳統大龍舟的銷售旺季只有每年端午時節(jié)。2005年,霍明釗把目標瞄向了工藝品市場,他想按照傳統龍舟的工序、技藝、用料等,將大龍舟等比例縮小做成工藝品龍舟,這樣一年四季都可以銷售。開始,父親并不支持他,認為他是不務正業(yè)。不過霍明釗沒有放棄,堅持在做大龍舟的間隙,研發(fā)小龍舟,將小龍舟做的和大龍舟一樣逼真精美,陸續(xù)打開了銷路。有一次,一個外國客戶還專門跑到中堂鎮(zhèn)來求購小龍舟?!八诰W上看到小龍舟,慕名而來買小龍舟。我也沒想到一個外國人也很熱愛我們中國龍舟文化?!?/p>

QQ截圖20220603201157.jpg

看到市場對小龍舟的認可,老人也終于放下心來。如今,霍明釗一邊制作工藝小龍舟,一邊制作傳統大龍舟。他和父親的最大心愿就是希望疫情早日結束,再次看到熱熱鬧鬧的龍舟比賽。

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霍沃培:“我有一個心愿就是自己能夠堅持做這行,只要自己能動能走,都對這個行業(yè)堅守。”

QQ截圖20220603202620.jpg

中堂鎮(zhèn)的故事·龍舟“發(fā)燒友”

在中堂鎮(zhèn),不但有像霍明釗父子倆這樣以龍舟為生的人,還有很多龍舟發(fā)燒友。

作為龍舟之鄉(xiāng),中堂鎮(zhèn)到處都有龍舟的痕跡。中堂鎮(zhèn)的人和龍舟是血脈相連的,哪怕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也要學習龍舟知識。

正在給孩子們講課的這位,是土生土長的中堂人郭裕良,今年35歲,是一名醫(yī)生,同時也是一位龍舟文化“發(fā)燒友”。端午前夕,他來到中堂鎮(zhèn)中心幼兒園,給小朋友們開設龍舟課堂。

QQ截圖20220603201546.jpg

郭裕良從小跟著大人劃龍舟,參加各個村子的龍舟景活動。對龍舟的喜愛在幼年就根植在心中。“我記得我?guī)讱q的時候已經參加劃龍舟,在小河里面劃龍舟。十二三歲的時候就跟著長輩們一起去參加龍舟趁景活動,體會到了非常濃厚的人情味??赡苁且驗檫@種感動,龍舟文化就根植在我的心中?!?/p>

龍舟活動是一項集體活動,劃龍舟的人多,觀看的人更多。熱熱鬧鬧、你來我往中,流淌的是濃濃的鄰里鄉(xiāng)情。這份情感感動了郭裕良。

QQ截圖20220603201624.jpg

為了更好地傳播龍舟文化,郭裕良又陸續(xù)創(chuàng)辦了微信公眾號、微博號、抖音號等。每到休息時間,他就會集合幾個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行走在中堂各個村落,搜羅與龍舟相關的人文故事。如今,年紀輕輕的郭裕良,對傳統龍舟民俗、龍舟宗源、龍舟故事以及各地龍舟差異如數家珍,就連老師傅也自嘆不如。“培叔還沒有我知道得多,這個龍頭是村槎的,這個是田寮的,這個我估計是潢涌的,潢涌的叫坣尾?!?/p>

“除了我們這一代,我覺得更重要的還是下一代,希望這種文化能夠在我們下一代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再傳給他們的下一代?!惫A颊f文化的傳承最重要還是靠人,“一代一代這樣傳下去,那我們這些文化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保留?!?/p>

QQ截圖20220603201746.jpg

劃龍舟的這群人是中堂鎮(zhèn)四鄉(xiāng)村龍舟俱樂部的成員,他們不是專業(yè)運動員,各自都有本職工作,有的是教師、有的是消防員、還有的是商人,出于對龍舟的愛好走到了一起。每個工作日的晚上和周末他們都會組織訓練。

這支俱樂部成立于2017年,發(fā)起人是四鄉(xiāng)村的小伙子李學雷。他和郭裕良一樣,從小就非常喜愛龍舟。

QQ截圖20220603201811.jpg

東莞市四鄉(xiāng)龍舟俱樂部會長李學雷:“因為我生長在河邊,所以每當到端午節(jié)之前起龍,一聽到鼓聲響起,就情不自禁地向鼓聲跑過去要看起龍,然后期待跟爸爸一起上龍舟?!?/p>

2009年,李學雷大學畢業(yè)回到四鄉(xiāng)村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近年來,整個社會對于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大大提升,全國龍舟比賽顯著增多,當地開始陸續(xù)組建龍舟俱樂部。2017年,李學雷和幾個小伙伴,召集村里喜歡龍舟運動的年輕人,組建了四鄉(xiāng)龍舟俱樂部?!爱敃r我們都是靠各個隊員捐一點錢出來,然后請教練過來教我們劃龍舟,當時我們沒有給教練工資的,等他訓練完了,我們就用集體的錢請他吃個宵夜,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p>

QQ截圖20220603201936.jpg

劃龍舟非常消耗體力,但俱樂部里,沒有人嫌累嫌苦,只要時間允許,大家都愿意練得更久一點。2018年的4月份,他們迎來了第一次正式比賽——東莞市麻涌鎮(zhèn)龍舟公開賽。

李學雷回憶:“因為我們是第一次參加這次比賽,在水平上相較于其他隊來說還是有差距的?!?/p>

QQ截圖20220603201956.jpg

最終,四鄉(xiāng)龍舟俱樂部獲得了村居組別決賽第十一名。雖然成績不是特別好,但俱樂部成員們非常高興。現在,俱樂部已經成立五年了。有比賽時,一起備賽。沒有比賽時,大家切磋技藝、鍛煉身體。如今,在中堂鎮(zhèn),像這樣的俱樂部一共有8家,會員達到300人左右。當地政府也加大了對俱樂部的扶持,李學雷的俱樂部每年有2萬元的經費,他們購買了訓練裝備,在岸上也能訓練。

QQ截圖20220603203036.jpg

東莞市四鄉(xiāng)龍舟俱樂部副會長黎紹堂:“一定要把腿部力量使出來,抓住前面,一腳把身體蹬上來?!?/p>

李學雷說,小時候每年端午前后才會有龍舟活動,而現在,俱樂部之間會不定期舉行小型比賽。龍舟不再只是端午節(jié)的特色活動,也是中堂百姓日常交流感情、鍛煉身體的一種方式。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