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截圖。
“糖水燕窩”事件有了新進展。近日,澎湃新聞專訪辛巴(本名辛有志)“糖水燕窩”事件曝光者張紅,訪談內容顯示,在此前的一場直播中,辛巴團隊一邊對爆料者扣上“誹謗”的帽子,聲稱爆料者會受到法律制裁,同時還做出了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行為:在展示相關畫面時對涉事燕窩品牌方的電話號碼進行了遮擋處理,而爆料者張紅的手機號碼并未受到同等的保護。就在這場直播之后,張紅就收到大量謾罵、侮辱性留言,騷擾恐嚇電話也接踵而至。不堪騷擾的張紅選擇辭職之后又確診抑郁,搬離居所。
“糖水燕窩”事件發(fā)酵已經有一段時間。原本,直播方辛巴團隊已經向曝光者登門道歉,并承認存在虛假宣傳,也承諾進行賠付。然而,就在大家都以為事情的解決會在這樣的常規(guī)軌道下進行下去時,“曝光者遭遇網暴”卻為該事增添了一個意想不到的“花絮”。如今當事者的訪談又曝光了辛巴團隊泄露其個人隱私的細節(jié),如果此事屬實,無疑再一次暴露了辛巴團隊的不堪一面。
在直播中未經同意公然公開爆料者的電話號碼,這樣的做法極其險惡。區(qū)別處理電話號碼的做法說明,辛巴團隊并不是沒有保護個人隱私的意識,只不過是選擇性對待罷了。這很難不讓人往故意“報復”的方向聯(lián)想。畢竟,一邊對爆料者扣帽子,一邊泄露爆料者個人電話,一名號稱擁有數千萬粉絲的知名主播及其團隊,不會不知道這可能會給爆料者帶來怎樣的傷害。
這樣的做法極其魯莽,也與辛巴作為人氣主播的公開身份格格不入。目前還不能斷定這場網暴行為發(fā)動背后是否還有其他人為組織的背景,但至少辛巴團隊在直播中的言語引導和涉嫌故意泄露個人隱私的做法,很可能起到了不可推卸的“助攻”作用。
按理說,名氣、影響力越大,主播們越應該珍惜羽毛,不管是在推銷產品還是對待不同聲音時,都應該謹言慎行,多一點“反躬自省”,并在尊重個人權益和法律方面,做好正面榜樣。
然而,在爆料者張紅被網暴的遭遇中,辛巴及其團隊顯然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如果說,虛假宣傳是有錯在先,那么,如此公然泄露爆料者隱私,并導致爆料者被網暴,同樣涉嫌觸犯法律,如果造成嚴重后果,泄露隱私者還可能要承擔行政甚至刑事責任。此前成都確診女孩隱私被泄露,涉事者被行拘,就是前車之鑒。
個人的網絡影響力不是用來泄私憤的,更不是用來為網暴推波助瀾的。善用影響力,對消費者權益多一點尊重,這是主播們該有的起碼自覺和修養(yǎng)。而當擁有數千萬粉絲的知名主播不憚于對個人隱私進行肆意傳播,這已經不再是一件“私事”,相關部門不妨將之當作標本案例進行處理,真正為個人隱私保護“立碑”。
網暴受害者張紅,在辭職后確診抑郁,目前不得不搬離居所,可以說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而網暴者及其推波助瀾者,也不應該全身而退。
重舟(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