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樹材的小小說集《驟雨中的陽光》由時代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 橋頭供圖
近日,橋頭小小說領軍人物莫樹材的小小說集《驟雨中的陽光》由時代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這是東莞(橋頭)小小說創(chuàng)作基地、東莞市小小說學會、橋頭作家協(xié)會取得的又一重要文學成果。
東莞小小說創(chuàng)作基地落戶橋頭7年以來,一大批作者從這里起步,成為東莞小小說的生力軍,不斷有新成果新精品問世。
莫樹材是土生土長的實力型本土作家,從1960年開始寫作。《驟雨中的陽光》是他的第2部小小說集,入選2020年度東莞(橋頭)小小說創(chuàng)作基地、東莞市小小說學會獎勵扶持項目。
立足市井人物 滿溢故鄉(xiāng)情誼
“這本書是我2000年以來,20年里發(fā)表的作品,共50篇,后來出版社挑選了44篇出版?!蹦獦洳慕榻B。
據(jù)了解,《驟雨中的陽光》中90%以上的作品在全國各專業(yè)刊物上發(fā)表過,并有多篇作品被收入各類年度精選本或榮登國內(nèi)微型小說排行榜。
《驟雨中的陽光》全書分為橋頭往事、真情速遞、驛路風景、社會傳真、人生轉盤、名家評論六個部分,故事生動形象,情感豐沛。
據(jù)了解,莫樹材的作品有兩個特點,一是寫的人物“接地氣”,二是莞邑風情濃厚。比如這本書的第一篇《欠你一碗“整蛋糖水”》,就是講橋頭相親時候發(fā)生的故事。另一篇《“好酸,好孫”》是講橋頭飲“丁酒”的民俗。
“如果是本地人,讀起來會倍感親切。如果是外地人讀,也會讓人覺得‘這個地方不錯’,由此宣傳橋頭城市形象?!蹦獦洳恼f。
莫樹材的作品地域氣息濃郁,緊跟時代步伐,關注普羅大眾,鞭撻假惡丑,傳遞正能量。語言具有鮮明的嶺南地方特色,對社會底層命運的描述,彰顯作家應有的社會責任感和悲天憫人的情懷。
本書由著名評論家楊曉敏先生作序。楊曉敏認為,莫樹材的寫作溢滿故鄉(xiāng)風味,傾情塑造的嶺南人物栩栩如生;作品題材涉獵寬泛,洞悉人間情義;語言兼顧方言,樸實不失詼諧,具有一定的閱讀和參考價值。
“小小說”領路人 扶持本土新作家
近十多年來,橋頭鎮(zhèn)的小小說讀寫活動十分活躍,新老作家佳作迭出,作品在《小說選刊》《作品》《芒種》《時代文學》《小小說選刊》《小小說月刊》《微型小說選刊》等知名刊物和中國微型小說排行榜、各種年度選本等陣地頻頻亮相,并屢屢斬獲全國性的小小說大獎,實力強勁。
在橋頭文學的發(fā)展道路上,莫樹材一直扮演了“領路人”的角色?!爱敃r,小小說在東莞發(fā)展都比較薄弱,我們就把它當成突破口。從2008年開始,我們把重心放在小小說的寫作上,提出‘遠學鄭州,近學惠州’,爭取3-5年將橋頭打造為小小說創(chuàng)作強鎮(zhèn)?!?/p>
為了橋頭小小說的發(fā)展和扶持新作家,在發(fā)展初期,經(jīng)費緊張的時候,莫樹材經(jīng)常東奔西走,利用自己的人脈,為橋頭文學評獎拉贊助。
近年來,橋頭主導并連續(xù)舉辦的文學大獎一直引領并激勵著全市文學創(chuàng)作。其中,東莞荷花文學獎已連續(xù)舉辦了7屆、揚輝小小說獎舉辦了3屆、東莞市小小說創(chuàng)作大賽舉辦了12屆,一大批作家和作品從這里脫穎而出,廣受省內(nèi)外關注和好評。
目前,基地出版了作品集《橋頭小小說100篇》《遇見》《遠嫁》《飛翔的白鴿》《疼痛的夏天》等10多部著作,基地刊物《荷風》全國聞名,被譽為“全國業(yè)界大刊名刊”。
對于自己的新書出版,莫樹材感到很欣慰,他認為這是東莞小小說創(chuàng)作基地的又一成果:“我們創(chuàng)作基地能夠有作品出版,就是我們最好的成果。”
相關鏈接
莫樹材是橋頭鎮(zhèn)石水口村人,曾任東莞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是廣東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東莞市小小說學會會長、東莞小小說創(chuàng)作基地主任、東莞市作家協(xié)會橋頭分會主席。
莫樹材從1960年開始寫作,在《人民日報》《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小小說月刊》《時代文學》《小小說選刊》等報紙雜志發(fā)表作品200多萬字。作品《紅馬甲,黑馬甲》入選廣東改革開放40年40篇最具影響力小小說;《驟雨中的陽光》登上《2019中國微型小說排行榜》;出版?zhèn)€人專著《橋頭風物志》《藍帶傳真》等10余部;主編文學作品選10多本;曾榮獲首屆東莞荷花文學獎“突出貢獻獎”(2007年)、廣東省小小說事業(yè)推動獎(2017年)等重要獎項。
文字/鄧文燕 通訊員 劉帆 黃曉姍 #p#分頁標題#e#